三伏时节,万物并秀。走进羊口镇,干净整洁的镇村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百花齐放的乡村特色产业,幸福甜蜜的乡村幸福生活,就像一幅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蓬勃向上的和美乡村建设,正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向“新”而生。
近年来,羊口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为目标,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乡风文明不断凝心铸魂为切入点,扎实抓好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各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新变化,群众幸福生活迈上了新台阶。
南宅科村:搬迁新村,美了环境乐了百姓
“2019年,我们村全体村民一起搬上了楼。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这辈子还能住上电梯楼房,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在南宅科楼下乘凉的79岁村民王登鳌告诉记者,“以前做饭都是烧柴火,现在家家户户通上天然气了。”说起这些年生活的新变化,老人赞不绝口。
据了解,南宅科村分配的新房都进行了统一装修,太阳能、厨卫用品等配备俱全,并统一配置采暖壁挂炉,让大伙再也没有用煤烧炉子的各种烦恼。新村内的文化长廊、健身广场和老年活动中心,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休闲游玩的场所。新建的社区卫生室,更是让村民们有了健康“医”靠。“老房子雨污排水不畅、垃圾乱堆乱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楼房,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小区,以及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生活新环境。”村委工作人员表示。
联系电话:15265361315
走进南宅科新村,道路干净整洁,楼房整齐划一,小游园花草繁茂,处处让人感受到新村新貌的勃勃生机。
文化兴、乡村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们村的新面貌,是靠我们村全体村民共同来维护的。在镇党委领导下,我们村民在生活中逐渐认识到整个村是一家人,人人都是家庭的主人,村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里环境变美了,邻里矛盾也少了,生活舒心了,干事也更有信心了,村民们的幸福指数节节高。”村党支部书记王培利自豪地说。
“现在我们村流转的土地有2800亩,每年可以带来50万元左右的集体收入。”王培利介绍说,村集体收入增加后,再不断投入民生事业,新村面貌年年有了新变化:2021年,村集体出资,在小区门口建起车库,方便过年回乡的年轻人有地方停车;2022年,在新村东西两侧建起了电动车充电停车棚,保障了村民生活便利、消防安全;2023年,建起农机大院,平时在地里“忙”完农活的农用车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也让村集体公用土地更加整洁卫生;2024年,开始整改污水管道,村民生活更舒心、出行更便利……官网:www.baixinren.com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南宅科村的不断推进,高价彩礼、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没了,勤俭节约的风气浓了;邻里互生嫌隙的少了,互帮互助的人多了……文明新风在整个新村蔚然成风。
曹辛庄村:建幸福食堂,用心守护最美“夕阳红”
“虎头鸡炖土豆、西葫芦炒鸡蛋,饭菜吃得都挺好,口味也适合我们老年人。”当记者来到曹辛庄村幸福食堂时,曹维义老人刚刚吃完午饭,“村里有了幸福食堂后,我们顿顿都能吃上热乎的饭菜。而且,经常会有新菜品,别提多幸福了。孩子们都说我最近胖了,精气神也足了!”提到幸福食堂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幸福之变”,曹维义老人乐得合不拢嘴。他说,上了年纪,每天能在幸福食堂吃上营养美味的饭菜,“这得感谢党委政府为老年人办了件了不起的大好事”。
近年来,城乡老年人群体不断增大,如何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为此,曹辛庄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让优质“家门口”服务惠及村里的所有老人。根据村内实际情况,为了解决村内高龄、空巢老人用餐难问题,村党支部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支持、村级主办、多元筹资的工作思路,积极筹划建设幸福食堂,推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搭建起了又一座党群“连心桥”。
“目前,咱们村的幸福食堂为四十多位老人供餐,能堂食的有三十来人,还有几位年纪大、腿脚不便的,我们就让家属把饭带回去。”曹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曹延兴介绍,幸福食堂不仅可以给老人们供餐,还能方便他们休闲娱乐,“每天吃完饭,老伙计们在院子里健健身、聊聊天、下下棋,很方便。”
如今,幸福食堂每日为村内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午、晚两餐。根据年龄不同,老年人每餐只需支付0.5元至1元,百岁老人全部免费;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由子女代替打饭。“幸福食堂与寿光养老服务集团合作运营,在满足老年人饮食口味和营养搭配的同时,注重低糖、低盐,确保老年人餐餐安全健康。”曹延兴说。
“工作人员每天一早就到食堂打扫卫生,为老人们准备新鲜的饭菜,并按时分配到每位老人手中。餐后,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拉拉家常,看看电视。”工作人员说,在这里,他们还通过爱心饺子宴、健康义诊、免费理发、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活动,让老人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任家庄子村:流转土地,改棉为桑致富一方
7月26日,在位于任家庄子村紫葚生态农庄有限公司的桑葚种植基地,负责人崔景隆正在查看桑树长势,协调工作人员进行管护。他告诉记者,别看现在桑园里有点“冷清”,每年5月桑葚丰收的时候,每天都有200多人来来回回采摘,园子里热闹得很。
“千亩桑葚园就‘种’在流转出的轻度盐碱地上。”崔景隆介绍,这片盐碱地原先种着棉花,收益低,管理难。自从土地流转后,农民拿到了每亩800元的承包费不说,还被公司“返聘”到园内务工,拿着另一份工资。
桑葚成熟时间较为集中,且果实易损,采摘存在一定的难度。据了解,五月中旬桑葚成熟后,紫葚生态农庄会从附近村庄聘请200余名村民进行采摘,每位村民每天能赚200元。“采摘队伍非常庞大,年纪最大的有76岁的老人。只要干得动,大家就积极报名,因为能给家里带来不少的收入。等采摘完所有桑葚果实,我们也不会清闲下来,还要给桑葚树修枝。”曲金勇与另外9名村民负责日常管理。平日里,他们负责基本维护工作,整枝、抹芽、去杂、除草等杂活,人均一个月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
“桑葚做酒,既能解决保存难题,还能保留营养,降低桑葚本身凉性特质,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崔景隆带着记者来到生产车间,里面摆放着数百个发酵桶。他告诉记者,桑葚的营养价值丰富,富含活性蛋白、花青素等多种物质。新鲜的桑葚采摘后,必须及时进行清洗,再经过消毒、破壁、灌装、低温控温发酵、恒温储藏等十几道工序最终装瓶,全程全封闭无菌化自动操作。“今年公司生产了500吨桑葚酒,预计将在8月份投入市场。”崔景隆说,其他桑葚衍生产品,正在积极研发中,他们会“挖掘桑葚身上的每一分效益”。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生产研究基地,寿光紫葚生态农庄有着强有力的后备研发团队,通过“院校+企业”的研发模式,企业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下步,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链,在提升全面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发家致富。”崔景隆说,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任家庄子村流转的每一亩土地,如今都变成了丰收的沃土,可以说,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之花正在“绽放”,乡村振兴富民歌正在“奏响”。
如今,羊口镇,人居环境日新月异,群众生活幸福安康,特色产业高质高量,处处让人感受到寿北小城的蓬勃“脉动”。当初的一幅幅“愿景图”,正一步步变为“实景图”,温暖着、幸福着每一个羊口人。
编辑:杨晓菡 段云鹏 赵清浩 审核:陈建勇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