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俯瞰,九曲黄河绵延万里,从东营入海,泥沙在此积淀成洲,造就了神奇壮美的黄河三角洲。这片年轻的土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
地处黄河口,站位全流域。近年来,东营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聚力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提升,发展态势向上向好。
曾经的退海之地变得水清岸绿,盐碱之地变成了沃野粮仓,这座传统工业城市也正在讲述着新的转型故事。
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
三角洲迎来生态之变
近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列其中,成为山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位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规划总面积5.6万公顷,其中提名地面积4.23万公顷,缓冲区面积1.37万公顷。
1992年,黄河三角洲建立保护区。建区之初,这里的鸟类只有187种左右。近年来,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东营市以“线、带、面”修复为抓手,探索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维护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如今,自然保护区鸟类已经增加到373种,其中有38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
“越来越多的鸟儿在这里安家,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保护修复工作打出的高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朱书玉说。
联系电话:15265361315
水是生态之基,维持湿地健康最重要的是生态补水。为改善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实施了河道疏浚、流路整治等工程。同时,东营市投资6500万元新建、改建引黄闸口6个,自然保护区内的引提水能力从不足40m³/秒提升至131m³/秒;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疏通水系241公里,保护区范围内20余万亩主要湿地补一遍水的时间从9天缩短到4天。近3年来,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5.3亿立方米,修复淡水湿地28.2万亩。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涵养水源、蓄洪和调节气候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在恢复水系循环连通的基础上,东营市采用“治理”“恢复”相结合方式,以治理互花米草为先期任务,结合潮沟疏通提高水文连通性,及时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原生植物,一体化推进恢复海岸带湿地原生态。当前,自然保护区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修复盐地碱蓬3.07万亩,修复海草床1500亩,形成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
生态好了,不仅鸟儿多了,游客也慕名前来。东营市将生态特色与文旅产业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以“生态+”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和特色产业发展,培育生态产业化项目,打造了以龙居生态林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项目,以桑蚕小镇、温泉小镇为代表的“生态+文化”特色民宿项目等,构建起集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集群。
盐碱荒滩播种绿色希望
特色农业产业焕发活力
东营市盐碱地面积达341.8万亩。老一辈东营人有句话:“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因为这里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盐分重,受海潮影响大,是世界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
“科豆35”大豆大面积示范种植亩产稳定在270公斤以上;培育筛选的耐盐碱花生品种含油量最高达到60%,比常规品种含油量提高10个百分点;耐盐水稻“鲁盐稻69”亩产达498.17公斤;“济麦60”在3.65‰盐碱地平均亩产497.1公斤,创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新高……近年来,东营市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探索形成了一批适用的盐碱地农业新技术、新模式,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加速显现,黄三角盐碱地正逐步变身为稳产增产的“新粮仓”。2023年,首届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大会在东营市举行,签署了6项合作协议,发布了147项重要成果;2023年粮食单产较上年增加14.98公斤,增幅达3.9%,全省最高。
盐碱地综合利用,产业化是出路。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12年开始承包多块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恢复自然林草植被,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循环林下经济,打造起以适度猪羊养殖为主线、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复合产业体系,形成了全产业链循环产业园区。其中,林下赤松茸基地成为市民游客采摘“打卡地”,年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
农业企业对盐碱地改良和利用的探索,是东营市依托特有的盐碱地优势,培育黄河口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有益佐证。
当前,东营市正加快盐碱地产业培育,大力发展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健康功能食品等特色产业,培育涉盐碱地科技型企业27家;以融合发展理念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构建以“大生态、大牧场、大产业、大基地”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涌现出澳亚、通威、中朗、万得福等一批工厂化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生态畜牧、特色水产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五十亿级盐碱地特色大豆产业集群,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35个,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分别达31.93亿元、11.57亿元。
探索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径
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
穿过岁月的长河,追溯东营的发展源头,“石油”是绕不开的话题,“油城”是外界对这座城市的固有印象。
前不久,河口区军马场5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十四五”开发计划中首个立项备案、首个开工建设、首个全容量并网发电的项目。
距离东营港20公里的渤海中部近海海域,一台台百米高的风电机组迎风旋转,全国平价海上风电第一度“绿电”在这里发出。
对于东营来说,石油是资源,阳光、空气等也是资源。
近年来,东营市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把新能源作为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和培育新支柱产业的关键,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全力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截至2024年5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679.90万千瓦,占全市总装机比重55.67%,同比增长30.07%;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累计51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量比重36.84%,同比增长51.52%。
能源要“绿色”,产业也要“绿色”。
以山东中金岭南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烟气回收制酸工艺改造提升项目为例,该项目利用冶炼余热年均发电4500万度,可节约电费约1350万元/年,节约标煤30.5吨,通过回收转化反应热,年回收蒸汽11.88万吨,可节约成本2376万元,节约标煤10692吨。
中金岭南的变化,是东营市推动产业向绿色化转型的真实写照。目前,东营市坚持改造产业“非绿色存量”和扩大产业“绿色增量”并举,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持续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提升产业“绿色质量”,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东营市全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构建,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0家、绿色工业园区5个、绿色设计产品4个;金宇轮胎、赛轮(东营)轮胎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道合药业获批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滔滔黄河潮涌入海,迎来更加壮丽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营将坚决扛牢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政治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璀璨篇章!(记者 任强 关晨歆)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