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作为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且营养全面均衡的高价值作物,素有“全营养食品”的美誉。为提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利用效率,专家团队在藜麦新品种的选育、种植和推广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
期货开户手续费加一分
在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盐地藜麦种质创新平台”,山东师范大学藜麦科研团队的科研人员在人工气候室中,对不同品种藜麦的长势、性状等情况进行密切观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马长乐教授介绍,人工气候室可以控制光强、光照时间、温度、湿度,并使用营养土培育不同的藜麦种质资源,然后对不同特性的藜麦种质资源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农业性状更优良的藜麦品系,但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通常需要长期筛选。一般藜麦品系在人工气候室生长约两个月进入花期,进行授粉获取杂交种子,再种植约三个多月完成生活史,收获杂交F2代种子。这些种子还需要在大田中进一步选育,形成稳定品系可能需要3至5年。
由于人工气候室的环境为理想状态,选育出的藜麦品系能否适应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长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科研人员需要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实验种植。38亩的试验田里种植了包括早花、高产、大籽粒等特点的300多个藜麦品系。马长乐教授指出,如发现性状较好的材料,会进行收集并在后续年份继续种植观察其遗传性状稳定性,同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良。联系电话:15265361315
科研人员不仅选育粮用的藜麦品种,还在选育推广粮饲兼用藜麦品种方面努力。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赵双双介绍,选育的饲草用藜麦品种与粮用白藜品种有明显区别,今年在河口地区与多家单位联合推广了1000多亩藜麦种植,并取得一定成果。
2019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依托中藜盐地藜麦(东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盐地藜麦种质创新平台,现有20余位博士、硕士等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参与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在黄河三角洲选育出4个藜麦新品种和20个藜麦新品系。
官网:www.baixinren.com
截至目前,“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课题及子课题3项,科技援藏1项,并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合作开展多项“先导计划”课题。未来,“创新平台”将充分发挥“一院三校+公司”的优势,完善“育繁推”一体化育种新机制,丰富、维护和完善藜麦种质资源库(圃),创制耐盐碱藜麦新品种,开展藜麦综合利用探索、推进功能性新产品研发等全产业链试验和示范,助力黄河三角洲乃至全国盐碱地“扩容、提质、增效”。(记者 张姝睿 陈文新)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