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工业大市,寿光市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持续推进“千项技改、千企转型”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
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寿光市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打开新空间、焕发新活力。自2020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列支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扶持技改项目225个,带动企业实施技改项目923个,撬动投资517亿元。2023年,接续出台《东营市“千项技改、千企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东营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高端化升级、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安全化提升、服务化延伸、集群化发展等六大工程,建立完善覆盖项目前期谋划、推进服务、完工奖补的全流程服务体系,系统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2023年,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地方技改项目302个,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7.3%,居全省第2位。今年,正在推进总投资500万元以上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195个。
绿色发展全面提速
产业转型迸发“绿”动力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寿光市坚持改造产业“非绿色存量”和扩大产业“绿色增量”并举,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持续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提升产业“绿色质量”,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0家、绿色工业园区5个、绿色设计产品4个;金宇轮胎、赛轮(东营)轮胎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道合药业获批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如何向绿色低碳要效益,向节能降耗要利润?东营骨干企业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华泰集团投资4.6亿元实施了18万吨轻质胶版纸生产线节水节能项目,通过新上先进的流浆箱、膜转移施胶机、木浆及浆料制备线、透平机、高效泵及变频泵等先进适用设备,年可节约标煤9942吨、节水72万立方米;山东中金岭南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烟气回收制酸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对烟气治理设施、烟气余热回收设施、烟气制酸设施等工序进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同时,提高产品多样性,项目利用冶炼余热年均发电4500万度,可节约电费约1350万元/年,节约标煤30.5吨,通过回收转化反应热,年回收蒸汽11.88万吨,可节约成本2376万元,节约标煤10692吨。
数实融合不断深化
产业转型乘“数”破浪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将庞大的工业增加值转变为更高效益的工业附加值?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由之路。
寿光市坚定“智改数转”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效能。华泰纸业“智慧造纸5G全连接工厂”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5G全连接工厂试点,全市打造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1个,省级智能工厂16个、数字化车间17个,垦利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省级“晨星工厂”试点县区。
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升级智能工厂后,生产管理数据实时采集展示,重大危险源和关键设备的采集率达到100%;设备使用寿命大幅提高,实现及时消缺率100%、设备定期工作完成率100%;质量数据全程可追溯,任务自动生成率95%以上,自动采集率70%以上,极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损耗。山东彩客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打造磷酸铁生产数字化车间,建立起生产、管理、经营一体化平台,对采购、生产、质检、物流等环节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部门办公、经营管理、生产管控之间的高效协同与集成,生产效率提高37.5%,运营成本降低25%,不良品率降低11.34%,能源利用率提高32%。期货开户手续费加一分
高端制造持续提升
产业转型向“新”而行
技术改造在推动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优化”上,即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提升经济效益。寿光市以“链长制”为牵引,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抓手,推动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提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
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年产20000吨超薄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技术改造项目,填补了我国5G通信新材料领域的空白,解决了国内MLCC基膜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现状,现已获得MLCC项目核心技术授权专利3项;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特种工程塑料项目投产运营,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聚砜制备技术,打破了巴斯夫、索尔维等对高性能聚砜树脂技术及市场的垄断,真正实现国产化替代,为我国民生健康、高端制造业升级和国防工业建设等领域提供关键原材料保障……当前,全市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35.2%,近三年占比年均提高5.4个百分点;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1家,制造业入选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42家。
蓝图已经绘就,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前景广阔。未来,东营将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把技术改造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工作、作为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关键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 关晨歆 通讯员 薄纯艳)联系电话:15265361315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